精品店

這种店鋪一般較小,員工相對較多,服務周到,價格不菲,喜歡時髦的富人經常光顧,普通人也可以在這里瀏覽最新流行款式。

超市

大眾經常購物的地方,物品种類齊全,價格比較便宜。價格便宜的原因主要有兩條,一是顧客自選商品,店內員工少,節省了商場的成本;二是出貨量大,因而進貨價格低。這樣的超市一般都遠離市區,地皮便宜,也節省了成本,距離遠的缺點被方便的交通、家家都有的汽車和寬闊的停車場所彌補。許多超市是24小時營業,以適應繁忙的美國人的需要。

專業商場

比如電器商場、運動器材商場、玩具商場、汽車零件商場、建材商場、電腦商場等,同樣一類商品,有廣泛的檔次和價格可以選擇,對專門選購某一种商品的人,這是好場所。

網上購物、電話購物和郵購

在美國,網上購物越來越普遍,大多數品牌均提供網上購物,消費者可隨時登錄相关網站查看是否有特價。也可先去一些比價類網站比比價格,比如PriceGrabber.com 和smarter.com等。電話購物等對應的是外賣店,普遍使用的是訂餐。此外,還可將中意的物品寄出訂購單或以電話郵購,約一星期左右可收到商品,若對商品不滿意可退還,對方有時也會退回退貨之郵資,請注意一定要保存好收据。

要倒閉的商店

美國是市場經濟,法律規定反對壟斷,支持競爭。每天都有許多公司倒閉,也有許多公司新開張,經營不好的商店就得倒閉,這是殘酷的現實。要倒閉的商店(標有Closing)對經營者是地獄,對購物者卻是天堂,它越臨近关門越便宜,有時價格會降到你想像不到的程度。

跳蚤市場(Flee market)

這种市場的場所、攤主、物品种類等等都是不太固定的,一般進去要給組織者交門票,商品有新有舊,價格有貴有廉,据說還可能有偷來的東西在這里出售。

一美元商店(1 $ market)

美國的一美元商店規模很大,也是超市結構,里面的商品都是新品,在這里你可以選購到許多東西,不僅有住房節日裝飾品和生日宴會用的一次性餐具,有牙膏、牙刷、毛巾等日用品,有燈頭、開关、燈泡等小電器,還有泡菜、公仔面和魚肉罐頭等食品。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比别的商店便宜。

舊貨店(Thrift shop)

有的舊貨店是教會辦的,物品由教徒們捐獻,售貨員似乎都是義務幫忙的老人,其宗旨是幫助窮人。你可以在電話號碼本上查到賣這种便宜二手貨的商店地址。当然,你有東西也可以往那里捐獻。

車庫售貨(Garage sale)

夏秋季天氣晴朗時,許多人會打開車庫大門,把自家不用的物品標價擺出,歡迎選購,不用交稅,其標志就貼在附近的電线杆上,想找到稱心而便宜的東西,你得開著車到處轉悠才行。與此類似的,是Moving sale(搬家售物)和Yard sale(后院售物)。美國是個“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”,老百姓尤其是年青人喜歡流動,哪里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或者更好的環境,就可以搬到那里去,沒有什么“戶口”的限制。要流動,家里的雜物就是累贅,所以Garage sale是受到美國大眾歡迎的交換物品的方式。


【多維生活】(米書紅 編輯)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大紀元2011年01月04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)準媽媽們在懷孕期時有頭痛、胃灼熱、孕吐、面皰、便秘、背痛、腰痛及產後姙娠紋等諸多困擾;針對這些令人不悅的妊娠期症狀,thedailygreen.com網站提供專家建議的不傷害胎兒及母親的自然療法,既能保護胎兒不受藥物副作用的侵擾,同時能舒緩母體的疼痛或不適。

1.頭痛療法

為了避免經常上廁所的麻煩,因而每天減少喝水的習慣,好嗎?

自然療法專家認為,水分對減緩頭痛具神奇效果。因此建議儘可能多喝水,而且越多越好。而在產後哺乳期間,也要比平時喝更多的水。除此之外,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,充分休息也是舒緩頭痛的好方法。

2.胃灼熱療法

對於受胃灼熱困擾者,以下是專家提供的一些身體姿勢的簡單變換,藉由這些方法,孕婦不需要服用非處方箋成藥和療效受質疑的藥水。

●把床墊的上半部墊高;不妨在床墊的下方塞些東西,好將床墊撐高。

●避免食用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的食物。用餐完畢,不宜立即就寢。

●改變平時一天三餐的飲食習慣,改為少量多餐,以防短時間內進食過多的食物。

3.噁心、孕吐療法

●飲食後,不要立即刷牙。

●飲用薑茶、薄荷茶和甘菊茶。

●手腕上澆淋冷水,或者在脖子後方置放濕冷毛巾。

●婦女一旦懷孕,空腹會產生孕吐反應。儘管腹中不宜積存過多食物,但也要確保不能過於飢餓。手邊(如床邊和手提包內)隨時備有不會令人噁心的零食。

●咀嚼冰塊或冰棒。

●嘗試在每日不同時間點服用產前維他命,如果這樣做對防止噁心仍沒有幫助,就需要更換成別種品牌的維他命。

4.面皰(粉刺)療法

市面上販售的天然除痘面霜或精油,適用於懷孕期和生產後,但需留意避用成份過於刺激的種類。

5.去除妊娠紋療法

儘管對於去除妊娠紋相關產品的療效,還存有些爭議,不管塗抹的是油酯、乳油木果油(shea butter)或乳霜,儘可能選購有機且經過認證的天然產品。

6.治便秘療法

●大量攝取有機天然乾果。

●諮詢醫生是否可以服用洋車前子(psyllium)。在醫師許可下,採買有機栽種,並且避開那些添加人工色素、香料和糖份的產品。

7.背痛及其它疼痛療法

●保持身體活動,在住家附近或跑步機上散步,騎室內健身腳踏車,或參加產前瑜珈班,並持續參與能活絡血液循環的活動。

●從事產前按摩。

●即時運用冷敷或熱敷的方法,例如冰袋、電熱毯或是洗個熱水澡。

●藉全身長度的靠枕提昇側睡之睡眠品質,因為它能在睡覺時,協助孕婦睡姿維持在直線的姿勢,減少疼痛感。

●會見物理治療師,學習一些懷孕婦女治療疼痛的技巧,例如如何保持身體挺直的姿勢,這些方法對背痛有極佳的治療效果。

●整天坐在辦公桌工作的婦女,利用腰部的靠枕舒緩疼痛。

美東時間: 2011-01-04 04:49:28 A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1/1/4/n3132570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媽媽!面對霸凌,我有方法
作者﹕陳彥玲
 
最近到學校演講或在上廣播節目的邀請中,幾乎都指定我要談談霸凌相關的議題。這股勢頭讓不少人覺得頭疼,讓許多人憂心忡忡,更有家長似乎已經開始有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在心頭。在如此沸沸揚揚的討論聲中,腦海裡一個印象深刻的記憶,開啟了我心中一扇光亮的明窗。

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,大兒子放學回家到廚房找我,他說:「媽媽,我要告訴您一件事情。」我轉身看看這個才讀國小中年級的孩子,表情跟往常的慧詰不太一樣,有點嚴肅但不沉重。我心中猜想著:「這次似乎不是像以前一樣要說說同學之間有趣的事情。」

「媽媽,我剛剛過馬路要回家的時候,在警察局的對面等紅燈,結果我被一群國中生包圍起來了,他們有的人騎腳踏車,都長的比我高,……」我一邊很認真地聽他講述,也仔細地上上下下看了他的外表,但是沒找到任何受傷的痕跡。我的眼神鼓勵著他繼續說下去。

兒子臉不紅、氣不喘地跟我說:「他們幾個人圍住我,我看不到外面,後來其中一個人在我的頭上放了一個東西,」看著兒子頭上還戴著美國舅舅送給他的「那頂最最最心愛的棒球帽」,我好奇地問著:「放在帽子上?」他平靜地回答:「對!」我非常驚訝這個孩子竟然沒有半點的氣憤或驚慌。

「然後呢?」我移動了腳步更靠近他了,因為他身上的氛圍已經超乎我想像的冷靜,這股勇者無懼的力量吸引著我去親近他,我已不是那種想要安慰或保護他的母親情懷,而是對勇者的佩服。「我的手往帽子上一摸,有一隻變色龍掉了下來!」原來這些大孩子團團圍住這個比他們小的孩子,就只是為了取樂。

我已經不再以兒童心智專家的角色來看待這件事情,而是以一個謙虛的態度跟他探詢那背後的智慧:「後來呢?」兒子淡淡地笑著說:「我看那隻變色龍掉到地上去,可能會很痛吧,所以我蹲下來跟它說:『你還好嗎?希望你沒有受傷。』」

我眼中的淚光已經映照出,十幾分鐘以前的街景:兒子站在另一家小學的大門口等著紅燈過馬路,馬路對面的左側矗立著高聳的警察局,可他被包圍得看不到馬路。馬路對面的右側有一家貼著愛心安全站的便利商店,可他也被密不透風的人牆擋住,視線當然看不到商家的動靜。一向被學生尊稱為智多星的我,心中已經謙虛得只剩三個字:「然後呢?」

「然後,那些大哥哥們的臉好像呆住了,他們一轟而散,走了,而且他們騎車走的時候,是歪歪扭扭的,我就回來了!」他說得很平靜而輕鬆,我卻更好奇了:「請你告訴我,當時你的心裏想甚麼?」兒子忽然笑開臉地說:「我想著媽媽,……」我正要得意的抱著他時,他又恢復了慧黠調皮的個性:「不是啦!我不是想著媽媽,我是想著媽媽常說的『心存真善忍』,也要先他後我嘛,所以我就先去問候那隻變色龍囉!」

這下子,我不但送他一個大大的擁抱,還用力地豎起大拇指,感動也感謝地跟他說:「了不起的好孩子,了不起的『真、善、忍』。」兒子高興地應和著說:「對!『真、善、忍』是我的法寶!」

心存「真、善、忍」的他已經是個高中的大哥哥了,看著他會去排解弟弟妹妹的矛盾,會陪著同學上醫院,會成立社團,會教同學功課,讓我不用操心他的人際關係。各位看官,祝福您,放下心中的憂愁與恐懼,打開心門將「真、善、忍」注入您的心田,開啟家門迎接這股能淨化人心的正能量。您肯定也能跟我一樣,輕鬆、自在又平安。

美東時間: 2011-01-05 09:10:59 A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1/1/5/n3133892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outlet 3 

http://www.premiumoutlets.com/outlets/outlet.asp?id=16

這是在亞特蘭大往北方向的其中一個outlet~ 每次來這逛,是一整天真的不夠,

有一次從中午開門就逛~中途遇到朋友,晚上七點又遇到,

才知道我們真的逛很久,其實我們也不願意ㄚ!誰叫這像迷宮,每一個店家都有經過,

但是總覺得好像沒逛到,所以又進去看,也就是這樣,逛到晚上快打烊,

我們還在挑東挑西,真的不花錢不開心!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謊言背後 孩子想什麼?
 
作者﹕陳彥玲
 
「老師,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嗎?我快受不了了!」玉蝶在電話那頭說的都快哭了。原來她為了11歲的獨生子──智軒,偷拿爸爸的錢和說謊而頭痛不已。玉蝶氣得祭出報警的恐嚇,但也難改智軒的行為。

「老師啊!小時候偷家裡,長大可還得了……。」聽著玉蝶難過的聲音,我說:「當父母真是不簡單也很偉大,不但要為國家栽培人才,還要維護社會治安。當父母的人應該也要接受國家的褒獎。」聽我這麼一說,玉蝶笑出聲來。

「笑得出來是好的開始,來,讓我們一起想想如何運用智軒的聰明才智來幫妳和幫他爸爸。」玉蝶驚訝的說:「他幫我們?他都幫不了自己呢?」我提醒玉蝶,孩子是會成長的,但許多父母常忘了給孩子機會展現他們已經長大,而帶著一廂情願的看法對待還沒能力完全獨立的孩子。

我說:「玉蝶啊,是大禹治水比較成功呢?還是他老爹鯀啊?」玉蝶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說:「圍堵不如疏通。唉!我一氣起來就只會這個不行,那個不可以,看的都是孩子表現出來的錯。」「是啊!這可能是許多父母的通病,當父母真是要從做中學呢!」

我鼓勵玉蝶:「妳也要學著如何看待自己的優點喔!用優點來鼓舞自己的熱情,因為陪孩子成長,需要相當的耐心與熱情,才不會容易洩氣,一洩氣就會動氣呢!」玉蝶其實是一個十分浪漫的母親,人如其名,不但長得美,對人大方,朋友也多。只是近幾年的金融風暴,讓她的浪漫不見了,變成一個心急又緊張的人。

「記得嗎?我們讀過由儉入奢易,由奢返儉難。發生的事情不完全都是壞的,除非我們認定它就是這樣。」玉蝶開始跟我討論她之前真的太奢侈了。因為她有個婚姻失敗的母親,離婚後獲得不少贍養費,獨力扶養玉蝶長大。玉蝶在媽媽過度呵護下,養成了用金錢購買禮物,換取友誼和安全感的習慣。

智軒在不知不覺中有樣學樣。他的說謊源自於零用錢減少後,玩具供給變少。但是,他已經習慣用玩具交朋友。因此,他就用父母口中「偷錢」的手段來維持友誼,而害怕被處罰的心理造成了他說謊的行為。

所以,玉蝶開始跟我討論哪些方法不必花錢,還是能讓家人互動效果良好。玉蝶擁有一付甜美的嗓子,但是自從智軒上了小學後,忙於事業的她不再唱歌。玉蝶還很喜歡烹飪,因為外食方便,也很久不曾動手做羹湯。還有她以前常常跟先生一起散步看夕陽,但是自從電視占用散步時間後,也很久沒出門去散心了,時間一久,一家三口不再互相敞開心來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
「原來,智軒的問題出在我們大人身上,父母真是孩子的榜樣!」玉蝶鬆了一口氣。「雖然我們沒有用偷錢的觀點來處理孩子的事,但是,我們對物質的過度需求與依賴,卻讓孩子以為只有錢、物質才能享受生活,才能得到友誼。」

玉蝶決定不再用處罰的方式教智軒不說謊。她打算不再花那麼多時間加班,先把家裡照顧好。她停掉安親班,停掉外食習慣,讓智軒參與家務的討論,讓他幫父母做一些規劃與行動。也停掉孩子入睡之後看電視的習慣,改跟先生聊天,找回溫馨與浪漫。

不久之後,玉蝶告訴我,她發現智軒不再用說謊來換得挑戰父母成功的感覺,而且,他還真是一個好幫手。「還有,還有,簡約的態度可以讓人真正用心來享受生活的感動,誰說浪漫一定要花錢?誰說處罰才能讓孩子明白對錯呢?」◇

美東時間: 2010-11-11 20:52:58 P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0/11/12/n3082643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家事無價
──讓孩子從小學會做家事
作者﹕李如心

(攝影: Liz Banfield / Getty Images)

有一年吃完年夜飯後,我問家裡幾個孩子:「有沒有人要洗碗啊?」十歲的姪女正在看電視,抬起頭來問:「幫忙洗碗,有沒有多一個紅包?」我微皺著眉搖了搖頭,就到廚房去洗碗了。

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說,英國的小孩越乖,父母花的錢越多。因為每做一樣家事、每有一個好的表現、乖一點,父母都要「付費」的。

拜年時跟一位長輩聊天,她提到小時候母親的管教很嚴格。小學四年級,家中繁重的家事都要她扛,煮飯、洗碗、手洗全家衣服(她有一個大姐、三個哥哥),而且要做得一絲不苟、乾淨俐落─ ─廚房的抹布要洗得乾乾淨淨、擰乾、鋪得整整齊齊……

她說她曾經不能理解,也在心裡怨過母親對自己太過嚴格。但隨著年紀慢慢增長,她深刻的感受到:就是因為曾有過這樣嚴格的教養,艱辛的童年生活,讓她能夠在人生的大風大浪中堅強的走過來。她學會了吃苦、學會了付出、學會了為他人著想。

「教育小孩『無償的付出』很重要。」長輩說。是啊,只有學會「無償的付出」,生活才會快樂,人生才會順遂。

當父母辛苦的工作、理家時,小孩卻連自己唯一力所能及的一點事─ ─家事都不肯分擔,他無形中已經養成了自私、自我的習慣。而自私的人,他永遠索求多於付出,所以就算外在的環境再好、再成功,他也永遠不會快樂、滿足。

因為生活畢竟還是從身邊的人、事這些小小的東西堆積而成,事業和學業的成功,只不過是一頂戴在頭上的皇冠,並不能取代一個人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、心情、心境,甚至健康。

記得有一次在《大紀元時報》上看到一篇文章,作者是個小學補習班老師。她說有個孩子總是不能適應補習班,無法融入團體的生活。她就給了孩子一個任務:每天回家前把書櫃擦乾淨。她讓孩子做這件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,但這個事竟像產生「化學變化」一樣,小孩很快便融入這個環境。作者認為,雖然只是一件小小的工作,讓孩子產生了安全感和歸屬感。當他對這個環境有了某程度的責任感,他就不會感到自己跟環境格格不入了。

有時候讓小小的幼兒做家事,麻煩大於幫忙。但在這個過程中,讓他知道,這個家不只是爸爸媽媽的,也是自己的,就像自己的玩具,也是要去維護好、保護好、照顧好的;讓他學會,他是家中的一份子,要為這個家承擔,而不是凡事只想自己,認知中只想得到自己。

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只是為了一點方便,或所謂的「鼓勵」,用金錢或利益換取小孩做自己份內該做的事,我們已經用很廉價的方式,買走了小孩的責任感和歸屬感;剝奪了小孩學會「無償付出」的機會。而一個主動做家事的生活習慣,讓孩子自然產生了責任感和歸屬感,學會了承擔與付出。誰說,這小小的家事不是無價的呢?@

--轉載自《維德》雙月刊

美東時間: 2010-12-09 08:58:23 A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0/12/9/n3108857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很喜歡鈞媽的文章,可能自己也有帶小孩的關係,對於身教重於言教,有著切身的感觸。
所以跟大家分享好文,先泡杯咖啡 ,橋個好姿勢慢慢欣賞吧!
吃飯就是要坐在椅子上
作者﹕鈞媽

圖:Getty Images

【大紀元2010年12月12日訊】在孩子可以坐直後,媽媽們都會讓孩子坐在餐椅上吃飯,但是媽媽們可曾想過背後的意義,重點並不在那張拘束孩子的餐椅上,而是吃飯就需要坐下來定點吃飯。

我們夫妻很愛吃,每逢周日就全家帶出去吃飯。鈞也很有口福,一歲後就跟著我們到處亂吃,而我們也因為有孩子,會格外注意外面餐廳其他孩子的舉動。坦白說,能乖乖坐在椅子上吃飯的小孩屈指可數,大部分都在追趕跑跳碰。不是每家餐廳都有嬰兒餐椅,所以在鈞一歲前,我會選有餐椅的餐廳或是自己帶,隨著鈞長大,我決定改變我的做法。

我把樓下的餐椅收起來,叫鈞吃飯就要坐在小椅子上吃飯,如果鈞試圖想跑掉,我就會抓回來叫他坐好,一開始很不順利,甚至發生過鈞阿罵邊追邊餵被我制止的狀況,我抓回來坐好才會繼續餵,直到鈞大哭大鬧不吃為止。

後來我會刻意早上讓鈞吃少一點,慢慢鈞就理解:"吃飯要坐在椅子上吃" 而認真的吃。一旦鈞跑掉,這餐就算結束,直接餓到下一餐。這樣的流程不停的重複,直到孩子的身體記住為止。我也一直的跟鈞溝通,告訴他"這是椅子",吃飯開始前,讓他把椅子擺在他喜歡的定點,我也會拿另一張椅子坐在他面前開始餵他。

一歲以上的孩子讓他有選擇權或有趣,通常可以讓孩子更有做的動力

雖然吃飯一定要坐下來吃,但是事先我會讓鈞自己把椅子拿到他喜歡的地方,鈞就會自己坐下來,乖乖吃到完才離開。

一歲以上的孩子喜歡規律性,所以在教導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流程

比方說:跟阿媽出去兜風就要"拿衣服、安全帽、機車椅、鑰匙",才可以出門。洗澡先拿浴巾,由媽媽牽手,出去要關紗門,走進浴室洗澡。

先在家裡教好規矩,出門就比較不用擔心,畢竟一歲前就有坐餐椅的習慣。現在鈞可以不需要餐椅,乖乖跟我們坐在外面餐廳椅子上吃飯。我會抱他坐在我的旁邊,他想離開椅子時,我會告訴他"我們還沒吃完飯",如果鈞對我們大人的食物不感興趣時,也會自己東看看西看看,讓爸媽安靜吃完一頓飯。好習慣是需要長久的培養,但是壞習慣是瞬間可以養成。這也是我教育鈞鈞最大的警惕。
──轉自鈞媽的部落格《亂七八糟的快樂育兒》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lucklandtw/

美東時間: 2010-12-11 16:42:41 P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0/12/12/n3110853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倉? 

WALMART (沃爾瑪)  麵包區

下過雪後的第二天,處處都是積雪,因為我們在南方,所有的鏟雪器具都先去機場和主要幹道作業了,

所以出門都是雪,開車就更要小心,畢竟不是在北方,輪胎的抓地力,就不是那麼強,步履蹣跚,真是恰當!

從星期天開始,雖然今天才星期二,只是兩天卻真的很悶,可是現在外面也不知道哪裡有開,碰運氣吧!

去了IHOP吃早午餐,還好它有開,不然想解饞都無處去。

看了看錶,還這麼早,去隔壁的WALMART晃晃吧!說晃,是去補充糧食的,因為雪如都不退,地上結冰,

哪裡都去不了,只能待在家裡,所以補充糧食是很重要的,但是,也太離譜了,才下午兩點,麵包區竟然空了一半,

我看到時,都傻眼了,趕緊拿相機出來拍下。心想,這會不會太誇張ㄚ!

這也不過是入冬以來的第二場雪,在春天來前,我們還要應付幾場呢?

 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outlet 2 outlet 1

這是一個很好逛的OUTLET ,因為站在停車場的中央,就能看盡所有的店家,要從何逛起,

如何在最短的時間,得到最大的收穫,這才是去OUTLET的主要目的,不是嗎?

 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趣的胎兒感知
作者﹕章麗

胎兒深居子宮內,並不是閉目塞聽的渾沌一團,他的神經系統和各種感覺器官在出生前已經趨於完善,因而能夠對母體內外的各種刺激作出反應。

  胎兒能聽到聲音嗎?當然能夠。現已證實,胎兒大約在6個月的時候就具備了聽聲音的所有條件。

  胎兒經常聽到的是:血液出入胎盤的湍流聲,母親心臟的跳動聲,腸道氣體的咕嚕聲,母親說話的聲音,以及外界的各種樂音和噪音……這所有的聲音構成了一組別具一格的交響曲,使胎兒作出一定的反應,也讓母親感到胎動的變化。

  據觀察,孕婦與人吵架,胎兒也會「激憤」起來,在娘肚裡「拳打腳踢」,其實這是胎動的增加。母親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,強烈的汽車喇叭聲使胎兒感到不舒服,而引起劇烈的胎動,所以「抗議」。在音樂會上,當孕婦沉溺於悠揚動聽的輕音樂中時,腹中的「小聽眾」也被誘發出柔和而有節奏的動作;而觀眾席上爆發出的雷鳴般的掌聲,卻往往引起胎兒受驚般地躁動不安。

  胎兒有視覺嗎?胎兒對視覺刺激也不是無動於衷。胎兒生活在黑暗的子宮裡,到了第4個月時對光線已經非常敏感。

  研究者曾用手電筒一閃一閃地有節奏的照射孕婦的腹部,發現胎兒會睜開雙眼,把臉轉向有光亮的地方,胎兒的心跳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。妊娠後期如果將光送入子宮內,胎兒的眼睛活動可能增強。多次強光照射,胎兒便會安靜下來。另外,從胎兒的腦電圖上還可看出大腦對光的閃爍產生的反應。新生兒的視力只及 30~40公分,這恰巧與他在子宮內位置的長度一樣,說明新生兒還部分保留著子宮內生活的習慣呢!

  胎兒有觸覺嗎?胎兒的觸覺甚至早於聽覺。有關的研究表明,2個月的胎兒即可對細而發尖的刺激產生反應。觸及4~5個月的胎兒的上唇或舌頭,會產生嘴的開閉活動,像是吮吸的樣子。研究者用胎兒鏡觀測發現,如果用一根小棍觸及胎兒的手心,他馬上就能握緊拳頭。這充分證實了胎兒觸覺功能的存在。

  胎兒的味覺呢?當然也有。在妊娠4個月時,胎兒舌頭上的味蕾已發育完全,可以津津有味地品嘗那稍具鹹味的羊水。紐西蘭科學家艾伯特‧概萊用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。他在孕婦的羊水裡加入糖精,發現胎兒以高於平時一倍的速度吸入羊水;而他向子宮注入一種味道不好的油時,胎兒立即停止吸入羊水,並在腹內亂動,以表示他的不滿。

  既然胎兒能對母體內外的各種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,那麼,母親的居住環境、言談舉止、耳聞目見、喜怒哀樂,都應該給胎兒以有益的影響,不要以為胎兒無知無覺而不加約束。同時,還要充分利用胎兒有各種感覺的特徵,自覺的提供有益的薰陶和教育,積極促進胎兒身心的健康發育。◇
 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
美東時間: 2008-04-25 02:32:30 A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8/4/25/n2094883.htm

小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